大洲网大洲网

大洲网 - 接地气的自媒体平台!
贵港市同心圆网络正能量传播联盟单位,平南县互联网协会副会长单位!
传播正能量,发现真善美!投稿流程大洲网(537309.com)已运营13723

大洲人的骄傲,广西贵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南牛歌戏传承,后继有人

      广西贵港市平南牛歌戏(俗称“牛嘿戏”) 是流行于平南和周邻的桂平、容县、藤县乃至广西东南部地区的一种传统戏剧,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牛歌戏源于当地的舞春牛、唱春牛,兼容部分地方戏种的表演程式和音乐元素,经讨不断的自我完善而形成。

平南县牛歌戏演出

      清朝光绪年间平南县大洲镇蓝垌村艺人杨枝礼在本村采茶队基础上组建了蓝垌村牛歌戏队,从此平南有了第一支牛歌戏队,平南牛歌戏用本地土白话演唱,唱腔较为简单,琅琅上口,深受人们欢迎。

平南县牛歌戏走上舞台

      牛歌腔由上下两乐句构成,一腔贯穿全剧,属单牌子音乐结构的地方小戏。唱词七言韵句,上句落在仄声,下句落在平声,唱完两句,用锣鼓过序,承上启下,无管弦乐器伴奏。表演角色分生、旦、老、丑四类角色。

第五代平南县牛歌戏传承人杨芦花接受贵港日报采访

      平南牛歌戏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趋于成熟。至四十年代,吸取粤剧表演手法及唱腔艺术后逐步走向繁荣。到八十年代中期,牛歌戏进入全盛时期,几乎每个村都有牛歌队,在周边白话地区的各县也迅速发展和传播。

牛歌戏训练

      直至今天,具有平民倾向及娱乐功能的牛歌戏,仍是民族节日、民俗活动中不可缺的传统艺术节目,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

牛歌戏培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父女俩都是平南牛歌戏传承人

      贵港市平南牛歌戏传承人,第一代祖传承人:杨枝礼先生,第二代传承人:杨以栋先生,第三代传承人:杨兆祥先生,第四代传承人:杨芝先生(杨芝先生2009年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五代传承人:杨芦花女士(2022年获贵港市级牛歌戏传承人),五位均为大洲镇人。他们为了平南牛歌戏的发展和传承,在不断的努力,让广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下去,给后人留下一段段文化的精神粮食。如果你对牛歌戏有兴趣,也想学,可以联系我们。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努力。

赞一下
大洲网
上一篇: 警惕!“AI诈骗正在全国爆发”
下一篇: 3000多首诗词,贵港大洲镇这位父亲与孩子“曲线”沟通!孩子逆袭成才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隐藏边栏